百聞不如一見,最近在複習倪匡小說,我一直在想,這土樓會不會有外星人的智慧呀?
吃完當地的客家菜,來到高頂村的“承啟樓”,建於西元1790年(我來了一個蓋了三百年的房子,而且裡面還有住人耶!),
“高四層,樓四圈,上上下下四百間;圓中圓,圈套圈,歷經滄桑三百年”是人們對承啟樓這座土樓的形容詞,小人國裡的模型好像有這座土樓
1986年,中國發行一組中國民居系列郵票,其中福建民居郵票就是以承啟樓為圖案,該郵票在日本評為當年最佳郵票
進到大門,穿過門廳是寬闊的天井,在一層的正中是祠堂,也就是族人祭祀、婚喪、議事的場所,土樓內的居民都以一層為廚房和客廳
這棟樓之前應該是有兄弟都中科舉
土樓大部分只有一個門(應該是防禦的考量),承啟樓可能因為比較大,所以有三個門,其中一個門還有賣紀念品的,
我在想,這個地方應該是太邊緣了,所以有機會在文化大革命被保留下來
土樓裡面都是木作的
裡面有排水的管道
二樓則是放置穀物和各種農具的禾倉;
三樓以上才是臥室,臥室有一個個小孔般的窗戶,所有的房間均由一條暢通無阻的環形走廊緊密相連,遠看很像一個碉堡。
土樓是一種很特別的建築,很多土樓是按八卦圖設計的,土樓的主要建築材料是就地取材的黃土及杉木,堅固耐用, 也有傳說客家人自創的在紅土壤中加入紅糖、蛋清和煮熟的糯米飯作建築材料建造厚實的土墻,據説這為的是進一步加強泥土的黏性,以加固墻體。牆厚1.5米冬暖夏涼,防禦性強(防盜、防火、避震力強),是地球上神奇的建築奇蹟 (所以我說搞不好外星人有參與嘛),
煙囱
廁所在外面,上個廁所還要跑出來呀,好像有點麻煩
在2008年土樓被列為世界遺產,不過以現在土樓裡還住了不少人的狀況下,我一直在想,這世界遺產要怎麼維護呀
還有畫冊耶
承啟樓這個景點的好處是旁邊還有幾棟土樓可以一起參觀,包括五雲樓、世澤樓跟僑福樓
五雲樓大概有六百年的歷史,建於明朝永樂年間,是最古老的土樓,,五雲樓又稱不倒樓,特點是沒有石砌牆基。樓前牆體向內已傾斜1.5米,近100年卻穩而不倒,
五雲樓內部已經殘破不堪,應該只剩幾個老人住在裡面!
世澤樓和五雲樓一樣都是方樓,是在五雲樓之後所興建的,建於1565年,江氏族人人口眾多,在五雲樓不夠住之後,又興建了世澤樓,當〔世澤樓〕又不夠住時,才又興建了規模更大的圓樓承啟樓!
圓樓跟方樓的交接處,一線天
再過去是僑福樓,
(因為無名字數限制的關係,要分成二篇喔,請看下一篇喔)